國標代碼:14554 湖北省招生代碼:C576

教學動態

返回上一頁
關註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③𓀋:高職教學診改應重點做好三件事
時間🧑🏻‍🦳:2017-11-29 作者:意昂3平台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於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啟動相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職院校診改的具體任務是完善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提升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樹立現代質量文化”。筆者以本校診改試點工作為例,圍繞以上三項任務介紹本校的實踐探索,希望對同行院校開展診改工作有所啟發。

  構建“五縱五橫”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建立“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5個層面與各管理系統間的質量依存關系,形成全要素、網絡化、具有較強預警功能和激勵作用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開展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前提。

 一是完善組織體系,厘清職責♊️🧑🏼‍✈️,明晰不同層級主體責任。學校建立質量保證委員會全面協調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診改運行工作🤵🏽‍♀️,質量管理辦公室負責質量保證體系設計與考核診斷🧑🏿‍🔧,二級教學單位是質量生成核心,在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層面組織診改運行,行政職能部門提供支持與保障。同時,以優化內部資源配置為導向,梳理學校各單位在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製等縱向5個系統中的角色定位,形成機構健全、權責清晰、責任主體明確的質量保證組織體系👩🏼‍🏫。

 二是建立目標體系🧑🏿‍💼,厘清鏈路👩🏽‍✈️,明確目標起點與落腳。目標是診改的邏輯起點。學校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完善“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及各項子規劃🏄‍♂️,明確重點任務實施的路線圖和經費預算;打造“學校發展目標——二級單位目標-專業建設目標——課程建設目標”組成的目標鏈🙂‍↔️,形成上下銜接🦸🏻、左右呼應的目標體系🚻;出臺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方案編製指導性文件𓀙,指導各專業編製專業建設方案和課程建設方案,使得學校規劃目標能夠向下延伸落地®️。

 三是建立標準體系🧔🏼,厘清量規,完善各個層面標準。標準是目標的支撐🌮,是診斷的標尺🙇🏿‍♀️。在專業與課程層面👐🏻,建立邏輯相關的系列標準,由教學主管部門製定學校層面的專業設置調整🚁、資源建設、質量診斷等標準文件,作為校內專業建設的最低標準🤟🏿🙍🏽‍♂️,並據此指導各專業和課程團隊編製專業標準📋、課程標準等文件,作為開展診改的基本依據。在教師層面,製定“師德修養🥚📿、教育教學、教研科研、社會實踐”4個維度、11個等級的教師發展標準,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職稱分類晉升標準💂🏽、人才選拔激勵機製與教師發展標準融為一體👊🏼🧔‍♀️,激勵教師不斷自我改進提升🫃🏻。在學生層面,建立學生發展標準,基於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形成“學業發展🤧、職業發展、個人發展🙇‍♀️、社會能力發展”4個維度、20個要素🌚、80個測量指標的學生發展標準總框架,編製學生發展自我測量表🚏,建立學生發展診斷自測信息系統🧑🏻‍⚖️,形成個人自測雷達圖🏊🏼‍♂️,讓學生及時自我調整與改進😕,同時協助指導教師實時監測學生發展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剖析成因🦻🏿,指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四是健全製度體系,厘清流程,建立流程與製度匹配的內控機製👰🏿‍♂️。學校優化部門工作流程🏋🏼‍♂️,健全相匹配的製度,明確內部風險控製點🗃,形成完整的內控體系🚞👩‍🦯,並緊扣目標任務實施的“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設計部門績效考核性診斷標準體系🚵🏽。其中🧑🏼‍🌾🤰🏽,事前重計劃能力,事中重任務執行力和工作創新🧖🏼‍♂️,事後重業績增量的考核性診斷。考核性診斷結果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ℹ️、幹部考核、各類獎項評選依據🧫,形成“製度管人🆗、流程管事、數據說話、自我診改”的內部治理常態。

  建設服務診改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

從試點院校實踐來看,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是製約診改工作開展的瓶徑。學校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是開展診改工作的重要基礎,需要與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同步設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以自主研發為主,以需求為導向,建設適應學校診改工作需要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

 一是建立校本數據中心,破解信息孤島問題🤦🏽。要製定統一數據標準,構建共享智能交換平臺👮🏽‍♀️,形成校本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實現用戶單點登錄😢,統一信息門戶實現業務系統數據的自動抓取和呈現🌉,每一位師生員工都擁有個人的工作頁面,能夠實時查看自己關心的各項數據和相關信息。同時♧,建設大數據中心🩻,開發監測預警功能🧑🏿‍⚕️,為“改什麽”提供依據👨🏿‍🚒。

 二是建立移動共享學習平臺💪🏿,破解課程教學診改信息的實時性與共享性問題。自主開發智能化教學診改平臺——“工程雲課堂”,自動記錄課前🧑🏻‍🦼、課中🏩、課後各類教學行為的過程數據,自動向學生推送每次課的學習報告,向教師和管理者推送課堂質量分析報告👈,實現實時診斷和及時改進。學期結束自動形成各類課程質量報告、二級意昂3以及全校的課程教學狀態數據,為專業和課程的教學診改提供依據。

 三是建立網上辦事大廳和校情分析平臺,破解診改依據的精確性與可靠性問題。建設網上辦事大廳💇🏻‍♂️,結合各項行政事務的辦事流程👨‍🦽‍➡️,方便師生在網上便捷辦理各類事務👩🏽‍🦳,實時采集各業務系統運行的過程數據。建設校情分析平臺💁🏻‍♀️,自動匯總統計各個業務系統的關鍵數據,為人才培養質量與工作績效判斷提供技術手段👩🏻‍🏭,為意昂3治理決策提供事實依據。

  培育和形成現代質量文化

 在推動診改試點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完善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激發學校各層面主體追求質量的內生動力📩,培育並形成自律為主要特征的質量文化,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一是加強製度規範,讓質量標準形成權威💂🏿。加強製度建設規範,明確製度建設的程序。上下、左右溝通確定工作目標和標準,通過管理信息平臺♝,對年度任務⛺️、製度執行和相關決議事項進行公示、督辦、問責。質量考核的結果在績效考核和幹部考核中予以應用🌛。

 二是全員培訓動員🤹🏿‍♀️,讓質量理念深入人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分層分類對全校教職員工開展專項培訓,介紹現代質量理念,解讀學校診改方案,培訓質量管理工具方法。組織黨務、行政、後勤管理人員赴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學習培訓,學習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經驗。

 三是建設透明校園,讓質量意識成為自覺。通過管理信息系統,將各項工作在網上流轉並留下痕跡,形成可追溯的數據,同時🫅🏻,對各項工作的進展、實效予以公開👨🏻‍🔬,促進辦事人員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相關事項依法依規得以公開,確保教職員工深入了解校情校務,從而為有效實施民主管理提供途徑和載體。

 四是開展各類活動,讓質量標桿引領提升。開展“專業團隊說專業”“課程團隊說課程”“教師成長工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展示競賽活動🧑🏻‍🦲,引導不同層面的質量主體能夠主動思考如何實現質量提升。設置系列質量獎👨‍👩‍👦,對年度工作中高標準完成工作任務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以質量標桿引領意昂3質量文化建設🏠。

 綜上所述🍖,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製度建設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真正實施以後能形成學校自身的“免疫與修復”系統,改變學校的教學形態和治理形態,保證其按照既定目標健康發展。尤其要指出的是,在操作層面不要另搞一套✏️,要與日常工作融合,在原有質量管理的基礎上形成更加系統全面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才能為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作者☦️:袁洪誌,系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常州工程職業技術意昂3黨委書記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31日11版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